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铁血魏晋南北朝 《拓跋鲜卑篇》 第一百六十五章 燃烧的岛洲(二)

作者:胡马啸西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9-01-30 00:29:47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 无敌万岁爷 百年争战 监控大唐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全家炮灰读我心,沉迷在线崩剧情 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上回我们说到北魏帝国中山王元英兵临钟离城下,首先在钟离东、南、西三个方向的陆地上搭建栅栏长墙工事,封锁了昌义之的陆路交通;其次在钟离城以东的淮河上,通过河心小岛邵阳洲,建设跨河浮桥,以及栅栏工事,阻断昌义之的水路交通;最后,在淮河两岸以及邵阳洲上兴筑城堡,用以指挥作战、屯兵屯粮、以及防守河桥。如果我们那是能莅临钟离城上空鸟瞰的话,可以看见魏军的工事就像一个巨大的“鱼钩”,把钟离城像鱼饵一样包裹在其中。

    我们在以前章节曾经说过,此时已经是冬季,适合北魏铁骑作战的秋冬季节已经过半,所以对于元英来说,时间不仅仅是金钱,简直就是生命。于是,当各处工事布局完毕之后,中山王元英没有犹豫,立即对钟离城发起了强攻。

    史书记载,魏军首先用大车载土填平了钟离城前面的壕沟,之后又用前锋战士“负土随之”,就是背负着泥土冲过壕沟,冒着守军的箭雨,在钟离城墙下堆出一个土坡,那些来不及撤回的士兵不是被守城的梁军射死,就是被后面涌上的魏军骑兵践踏而死……史载这样被杀死的魏军士兵的尸体已经堆得和城墙一样高,魏军在某些地方踩着尸体就可以直接攻上城头。

    元英的这种攻城办法是最原始最笨的一种方法,而那些“负土而上”的前锋士兵在元英的心目中打一开始就是被“判了死刑”的。他们在元英或者所有选择如此攻城的将领眼中,和他们背上背负的泥土是一样的价值,一样的功效,就是在敌人的坚城之下,堆出个“人肉混凝土坡”出来,从而方便后续部队冲上城头。

    这种攻城方法实在是惨无人道,但是对于那些在战火中洗礼过的将军们来说,是那样的自然。他们的心中可能想着:“如果不这样,我们会死更多人,反正那些‘负土而上的炮灰’都是其他民族的弱旅,只要我有精锐在手,最终攻下城池就行。”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在像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由仁慈而产生的错误思想是最为有害的。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做的同时,必然会取得优势。由于厌恶暴力而忽视其性质的做法毫无益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可能对这无法理解,但这就是史书告诉我们的事实,如果现在再有战争发生在我们头上,我们也不会得到敌军或友军更好地对待。

    再说回钟离攻城战,史书没有记载昌义之是如何应对这种“人肉混凝土”攻势的,料想昌义之应该用火,在“土坡上”再堆些浇些易燃物点燃,那些魏军尸体也会变成助燃材料,从而和那些易燃物形成一道“火墙”来应急。当魏军一波攻势退下去后,再派人毁掉土坡。

    不过元英的攻城手段不会如此单一,史书还记载魏军制造许多冲车用来攻城。我们知道魏晋时代的城墙都是用黏土夯筑而成,用冲车冲击城墙,史载一下就可以把城墙上的夯土撞下一大片,这种战法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城墙上撞出一个缺口,方便魏军骑兵涌入。而昌义之也是应对有法,一旦城墙有损,昌义之立即组织工兵用泥巴进行修补,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昌义之在战前也是准备充分,否则仓促间哪里找如此多的黏土材料呢。

    魏军就这样在元英的督战下,拼力死战,轮班相替,昼夜攻城,士兵从云梯上掉下来再上去,没有人敢后退一步。而昌义之则更加顽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根据元英的攻城招法从容应对,每天双方交战数十次,前后杀伤的人以万计。我们看这一时期的攻城战实在是惨烈,不过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在后世“北周北齐”对峙时期,就涌现了一些新的战术,我们以后再表。

    南梁帝国徐州刺史昌义之在北魏军潮水般的进攻中苦苦支撑,皇帝萧衍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公元506年冬11月,南梁皇帝萧衍诏令右卫将军曹景宗集合并督率各方水陆大军二十万,火速驰援钟离城。

    可是根据史书记载,曹景宗自恃麾下水师的精锐,上书建议皇帝萧衍准许其率领自己的水师率先在邵阳洲实施两栖登陆作战,抢占邵阳洲尾的一片滩涂阵地,并建筑堡垒,和魏军近距离对峙和接战。但萧衍并不同意曹景宗的预案,还特意叮嘱曹景宗率领的水师必须首先在邵阳洲下游另一个淮河中心冲击小岛道人洲驻军,等待其他水陆援军陆续到达后,再一起对魏军发起进攻。没想到曹景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坚持自己的方略进军。不过水师行至中途,暴风骤起,许多士兵都被刮到河中淹死,曹景宗无奈只好放弃登陆邵阳洲的预案,回防道人洲和魏军遥遥对峙,等待其他援军的到来。萧衍闻讯大喜,说:“曹景宗没有冒进,这是天意啊,看来我军必或全胜”。

    看这段历史描述,感觉史家对萧衍的作用有所夸大。要是萧衍战前“严令”不得冒进,但曹景宗却违抗圣旨进军从而遭至失败的话,萧衍一定会对曹景宗进行处罚,否则君威何在?而根据萧衍的为人,他是战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皇帝,深知远在后方的皇帝不能过多插手前线的指挥,一定要给前线指挥员最大的授权才能够随机应变的获取战争的胜利。

    我认为事实的真相应该是:“各军汇集道人洲后再一起进攻”只是最开始设计的增援预案,萧衍应该会给前线总指挥曹景宗“临机处置”的权利。当曹景宗的水师来到道人洲后,发现其他援军并未按时到达。但钟离城岌岌可危,面临绝境,于是曹景宗才想抢先攻占邵阳洲尾对魏军施加压力,从而减轻魏军对钟离方向的攻势。但是曹景宗抢滩登陆的作战被萧宝寅的守桥部队顶了回来,无奈只好退回道人洲从长计议。史书所载的“暴风骤起”以及“萧衍运筹帷幄”实在是匪夷所思,不敢全信。

    不过曹景宗虽然战败,但在战略上却是实实在在地减缓了北魏帝国对于钟离城的凌厉攻势,加上钟离城守将昌义之死战不降,战争随即被拖入持久战的泥潭,公元507年的春天如约而至了。

    中山王元英原计划春季来临前八十天拿下钟离城的宏图大志随风而去,而更加让北魏帝国忧愁的是,南梁皇帝萧衍又命令豫州刺史韦睿从合肥出发,率领南梁军豫州兵团驰援钟离。而随着天气转暖,春雨落下,曹景宗的水师也在战术上逐渐掌握主动。那么北魏帝国又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中山王元英又将做出何种决断呢?我们下一回再说。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