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正文卷 167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更)

作者:森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20 20:23:03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人人都说我是死神 富士山下 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离婚后,绝色美女缠着我不放 都重生了谁下围棋啊 修仙高手在校园 冷舔!疯批祖宗又又又觊觎我 攻略难?娘娘顶级白莲,直接拿捏 

    一回到西京,第二天方明华就投入到工作中,先把王硕那篇《空中小姐》交给李天芳,对方承诺刊登在下期的《延河》杂志社,一切按照流程办,千字10元。

    方明华不再操心此事,他现在的工作重心是诗歌组这边。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现在成了副主编主管散文诗歌这一块,总得有点动作吧?

    诗歌散文组编辑比较少,原本只有四个编辑占了两间办公室,董墨单独一间房子。

    他卸任副主编后,就主动搬到隔壁办公室,把单间留给方明华,自己已经卸任就不能占那个房间,还说四个人一起热闹。

    方明华当然推辞,可是没办法只好由他了。

    今天一上班,方明华就到隔壁把董墨请到自己办公室来,亲自给董墨的搪瓷茶缸里添满水后,才笑着问道:

    “董主编,这段时间咱们组的来稿情况怎么样?”

    在自己去燕京十多天,还是由董墨负责诗歌散文组的工作。

    听了方明华问话,董墨回答道:“诗稿来稿还是有些少啊,毕竟咱们《延河》不像《诗刊》和《星星》那样,是专门的诗歌刊物,况且诗歌也不是《延河》的重点。”

    这是董墨做了这么多年诗歌编辑感到遗憾的事。

    除了五十年代中期,《延河》杂志刚创刊不久,诗歌组“抢到”贺敬之写的《回延安》诗歌辉煌了一阵子之后,后面无论是六十年代还是八十年代,《延河》上的诗歌就处于不温不火状态。

    方明华能了解这位老编辑的心情,他立刻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诗稿交给董墨:“董主编,你看看那这些。”

    董墨接过来,戴上老花镜仔细看起来。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秋声》、《阿尔的太阳》《亚洲铜》《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都是好诗啊。

    再看看作者:西川、海子、古丽蓉听都没听过。

    “方主编”

    “董主编,你还是叫我小方好了,叫我方主编我很不习惯。”方明华笑着打断董墨的话。

    “那我还是叫明华吧。”董墨笑道。

    在杂志社,叫方明华“小方”的人越来越少,除了黄社长等几个年长的还叫他“小方”之外,连陈中时、陆遥、贾平娃都叫他“明华”,更年轻的叫他方编辑,现在已经改口叫方主编。

    “明华,你这些诗歌从哪来的?还有这些作者,我都没听过。”董墨问道。

    “这些都是燕大、清华、燕师大等燕京高校文学社的骨干写的。”方明华就把去燕京高校联络的事情给董墨讲了一遍。

    “这是第一批,后面还会陆续有诗歌寄来。”方明华说道。

    “太好了!明华,伱这一趟收获颇丰,看来我卸任让你负责诗歌编辑实在太正确,只是.”

    “只是什么?”

    “你也知道,每期杂志给诗歌最多留四页纸,你突然找来这么多优秀诗歌,刊登不完,不知道要分多少期才行。”

    此时的董墨心里又高兴又忧愁。

    没有好诗愁,这好诗多了也愁。

    方明华听了却笑了笑:“董主编,干嘛分好几期等,为啥不等在一期上?!”

    “登在一起上?这么多?”董墨一愣,突然想到什么:“明华,你是想做一期专刊?就像81年的《秦省青年作家专号》那样?”

    “对,就照那个样子做!”

    《秦省青年作家专号》推出之后,在文坛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而当时也刊登了自己来这个时代第一篇《隐入尘烟》。

    后面又是《芳华》和《太阳照常升起》两个中篇,直接挤入了秦省一流行列,和陈中时、陆遥、贾平娃这帮文坛大佬们并列。

    所以,方明华拿到这些诗稿之后,第一个就想到用这个法子。

    但董墨听了却摇摇头:“明华,你想法很好,可今年没有咱们诗歌组的专刊计划,即便要办专刊也要等到明年。”

    专刊不是书,不是随便出版的。因为相当于杂志社多发了一本杂志。

    这个时代的杂志发行相当一部分是靠读者包括一些单位提前订阅缴纳报刊费。

    所以,前一年杂志社必须计划安排好,在年底订杂志的时候就要给读者说明清楚。明年要有一份增刊,价格多少,读者提前决定订不订阅。

    否则的话,专刊只能在新华书店里零售,少了很大一部分全年订阅的读者。

    方明华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不慌不忙说道:“董主编,去年不是计划今年增刊一期文学评论及创作理论吗?干脆建议编辑部改成诗歌专号得了。”

    “原来你是打这个主意?”董墨笑了起来:“你去问问王愚同意不同意?我估计听你了你这话,会直接把你赶出他的办公室。”

    王愚是编辑部另一个副主编,主管文学评论、创作理论这一块。

    “王主编不是一直想创办一本《评论》杂志吗?将来整个杂志都刊登的是各种评论和文学理论,还在乎这一期增刊?”

    方明华嘟囔道。

    他说的没错。

    杂志社确实有这样打算,想在办好《延河》杂志同时,再办一本专门评论各种以及创作理论等文学类学术期刊。

    这得益于进入八十年代后,国内文坛“大爆炸”,各种层出不穷,一片繁荣景象的背景之下设想的。

    不过方明华并不看好。

    八十年代快过去一半,到了九十年代通俗文学兴起,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纯文学的期刊前途黯淡。

    不过这不是他现在考虑的事,现在是如何将这期专号弄到手。

    “董主编,我先去和黄社长私下说说听听他的意思。”方明华说出自己的办法。

    黄社长虽然名义上只是行政领导,不管编辑部的事,但无论怎么说人家单位一把手。

    原来组组长何鸿钧,这个比较强硬喜欢和他吵架的副主编退休之后,现任的组长李天芳是算是后辈,性格也比较温和,根本不可能和他争什么。

    而主编张丕祥又是个老好人,马上也面临退休不太爱管事,黄社长的影响力开始渗透到编辑部。

    要知道,李天芳、方明华这些副主编可都是他一手提拔的!

    董墨当然知道方明华心里想什么,笑着说道:

    “行,你去和黄社长说说,摸摸他的底,如果黄社长同意我去找王愚,和他共事了这多年还是有些交情的,就让咱们诗歌组一次!”

    “好,有你董主编出马,一个顶俩!”方明华立刻拍了个小小的马屁。

    “什么?老董,你说把今年的专号让给你们组?”王愚听到董墨说这话,仿佛听到天方夜谭。

    王愚今年五十左右,也是社里的“老人”,所以听到这消息后,他想都不想一口回绝:

    “不行,绝对不行!”

    “老董,咱们也是老交情,大道理我就不讲,你也知道我为了今年这个专号,在张主编、黄社长面前费了多少口舌?再说你已经退下来了,再过两年就退休,享享清福不好?管这闲事干嘛?!”王愚一片苦口婆心。

    房间里有些沉默。

    过了下董墨才说话:“就因为我快退休,所以在临退休前不想留下遗憾,你也知道咱们《延河》的诗歌专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现在有个机会能辉煌一次,我当然愿意。”

    说完董墨就从自己公文包里拿出一沓诗稿递给王愚:“你看看,这都是明华这次去燕京在各大高校搜刮过来的。”

    王愚接过来翻了翻,不由得啧啧称赞:“这小子还挺有办法,你别说这些诗稿的质量还挺高。”

    “明华说陆续还有诗稿寄来,完全可以做一次专号.所以老王,就算我求你,让我一次,啊?”

    看到董墨这样子,王愚沉默了会,突然说道:“我把这次专号让给你也行,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我知道,就是将来社里讨论是否创立《评论》杂志,投赞成票,是吧?你放心,我绝对投!”董墨说道。

    “除了你,还有方明华,那小子现在可是黄社长的红人,他的意见很重要。”

    可不,这家伙跑到黄社长那里说把今年的专号让给诗歌散文组,黄社长竟然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这好办,我给他说,这件事上他肯定支持你!”董墨一口答应。

    杂志社今年要改办诗歌专号了!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杂志社,大家议论纷纷,没想到这小子刚上任就整出这个大的动作!

    诗歌散文组的编辑一个个更是兴奋的不得了,边缘化了这么多年,今天总算扬眉吐气一把!

    今天诗歌组的几个编辑在方明华的办公室开会,商议如何办好专号的事。

    “同志们,社里已经同意今年办一期大学生诗歌专号,如何办好就要看大家。”

    方明华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对着几个同事一脸严肃:“我从燕京带回12份诗稿,大家也进行相互传阅,后面还会陆续寄来一些诗稿,但是还不够!”

    “一方面寄来的诗稿大家要审核,不能降低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一期专号,最起码要有60——70首诗歌,但从数量上说,还还差得远,咱们就先从眼前开始,在西京各大高校寻找优秀诗稿!”

    方明华说出本次会议的目的。

    “方主编,我去秦师大!”一个年轻姑娘首先开口说道。

    她叫张颜倩,去年秦师大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延河》杂志社编辑部任编辑,在大学里喜欢诗词,曾经担任过秦师大很有名的沐风文学社社长。

    “行,你这个前社长出马,绝对没问题,让你那些朋友们不要藏私啊,这次诗歌稿费绝对不低,按照千字30元计算!”方明华笑道。

    “哎呀这么高?”张颜倩一脸惊讶。

    今年(1984)年国家再一次提高各种出版物稿酬标准,诗歌内按照行内不成文的规定:20行算一千字,那么算下来就是一行1.5元,这可相当于是那些著名诗人的稿费标准!

    “这个消息我一定要带回去,让我那些学弟学妹们赶紧投稿!”张颜倩说道。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张颜倩在诗歌组里年龄最小,青春活泼,深受大家喜欢。

    “颜倩,不仅仅是秦师大,附近的外院、政法学院、交大.你都去跑跑,我想你在秦师大当文学社社长的时候,肯定和这些高校的文学社相互交流过。”方明华说出自己的意见。

    “那倒是,行,方主编,这件事交给我了!”姑娘一口答应。

    “方主编,那我去西大、西工大,西军电几所学校?”说话的是一个快三十的男人,叫赵暮春,他是从秦省人民出版社调过来的。

    “西大我已经托付给白苗编辑,他曾是西大的老师,认识的人多。”方明华说道:“你不是在南京上过大学吗?联系联系你的母校南师大,还有的别高校看看能不能找些高质量的诗稿。”

    “没问题,我还有个同宿舍的好友在重庆大学教书,也非常喜欢诗歌,我可以让他帮忙联系下重庆、和成都各大高校文学社。”赵暮春回答道。

    “那就麻烦你了。”方明华说了一句,又看着坐在他对面中年男人,语气和蔼:“刘编辑,要不麻烦你跑一趟西工大、西军电?”

    没想到对方有些为难:“方主编,我可没上过什么大学,也和那些高校的文学社不熟再说了,干嘛用这么麻烦?登报征稿不是更简单吗?”

    “肯定要登报征稿,这个已经征得黄社长和张主编的同意,不过大家亲自跑跑不是效果更好些?”方明华回答道

    “哎呦.方主编,最近我感冒了,大夫说最好别乱跑。”刘编辑突然捂着头一副痛苦状。

    刘主编叫刘为民,七十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其实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大学只是一个普通中专。

    毕业后就分配到杂志社任编辑,能力一般,干活也不行,但优点是不争不抢,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属于“躺平”型的干部。

    这种干部在每个单位都有,领导也无可奈何,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又能将人家如何?

    开除?

    人家可是正式职工!

    调离编辑岗位?

    据听说还有一定的背景,黄社长对这种人是不会得罪的。

    自己刚上任,没必要招惹这种人。

    所以,方明华也学以前董墨的做法,对其“冷处理。”

    于是说道:“既然你身体不舒服,那就多休息。”方明华一脸和蔼。

    稿子也别审了。

    最近这段时间大学生来稿肯定会增多,方明华担心就他的水平,别把一些好诗给埋没。

    “那就多谢方主编的关心。”刘为民笑了笑。

    不让我审稿,刚好。

    我就喜欢一天上班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日子。

    今天后面还有一更

    (本章完)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