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秦史通俗演义 正文 第54回庶长专权怀公自刎晋国剧变赢连奔魏

作者:老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6-05-16 12:30:51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 全家炮灰读我心,沉迷在线崩剧情 假太监:我靠旷世奇功护国 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监控大唐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混在后宫的前朝余孽 百年争战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秦史通俗演义》更多支持!

    第五十四回庶长专权怀公自刎

    晋国剧变赢连奔魏

    话说秦厉共公即位后,与其父、祖大不一样,是一个有大志之君,便想改变秦国这种久居西辟荒野的状况,欲仿效昔日秦穆公之故事,称霸西戎,东进中原。可是秦厉共公自知,以秦国当时的力量,还不足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便开始励精图治,加强内政治理,富国强兵,等待时机。

    当时称霸诸侯的是吴王夫差,然而,越王勾践已经悄悄崛起。中原诸国皆惧吴国之强,而偏远小国更是惧之。秦厉共公二年(前475年),也就是周元王元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初始年(《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周元王元年。因以《六国年表》的始年,作为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绝对年代)。这一年,蜀国第一次遣使携厚礼入秦,希望能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互通往来,在危难之时,相互救援。秦厉共公知秦久不与各国通使,今见蜀国主动前来交往,非常高兴,设宴厚待蜀国使臣,并施以丰厚的回赠。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便挥师北渡淮水,横行于江淮以东,各国诸侯无人能敌,皆惧之。越王勾践便与齐、晋等中原诸侯国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南),并致贡于周元王。周元王闻知越王勾践如此看重自己,非常高兴立刻遣使,前往徐州参与会盟之事,赐与勾践胙,命其为诸侯伯。由此,勾践名正言顺的成为霸主。

    越王勾践觉得,自己既然是得到周元王及各国诸侯公认的“霸主”,就要拿出“霸主”的样子。待会盟结束后,率军南渡淮水,回到越国,并将淮上楚国之地,归楚;将昔日吴国侵占的宋国之地,归宋;将泗水以东方圆百里之地,归鲁,以彰显自己的威德。

    此时楚国,自从白公胜之乱后,国势大衰,更是无力入中原争霸,昔日以吴国为患,而今又以越国为患。楚惠王唯恐重蹈父亲楚昭王之覆辙,遣使携厚礼,加强秦、楚之盟,以便危难之时,再求助于秦。而西戎义渠、緜诸等国见楚、蜀等国皆联秦为依靠,也唯恐自己有亡国之危,也皆遣使携厚礼入秦朝拜。秦厉共公见诸多国家如此看重自己,非常高兴,更加强了东进中原的决心。

    周元王七年(前469年),周元王病故,群臣拥立太子姬介即位,是为周定王。

    周定王二年(前467年),秦厉公共已经在位十年,便开始实行自己的东进之愿。这一年,秦厉共公命公子虎为大将军,自己亲率大军出征,进攻晋国的魏邑。而此时的晋国,公室衰弱,六卿分立,相互争斗,虽然得知魏邑之危,但是无暇顾及。秦厉共公初次用兵便获此小胜,心中欢喜,知晋虽失去霸主地位,但国力不衰,不敢孤军深入,便撤军而回。

    周定王四年(前465年),越王勾践病故,在位三十二年,子鹿郢立。此时中原各国内部正在动荡时期,公室皆弱,已经不言争霸之事。而西戎诸国却开始强盛起来,大荔、义渠、繇诸等国,筑城数十座,皆自立为王,对秦国直接构成了威胁。

    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秦厉共公为了加强秦国的防御,沿黄河西岸修筑防御壕沟。然后,命公子虎为大将军、庶长鼂为副将,率军二万,征伐西戎大荔国(今陕西大荔县一带),攻破王城,将其灭之,余众皆降于秦。秦厉共公二十年(前457年),秦厉共公命庶长鼂为大将军,自己亲征,率军伐緜诸国(今甘肃天水市东),将其灭之,余众皆降于秦。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秦在频阳(今陕西铜川市东南)设县,加强对西戎故地的管理。而此时,晋国却乘机,攻秦以报魏邑之恨,夺取秦武城(今陕西华县东),秦厉共公无暇顾及。

    周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晋国智伯瑶向韩、魏、赵三家索地,韩、魏各给以万家之邑,而赵拒之。于是,智伯瑶与魏桓子(即魏驹)、韩康子(即韩虎)围攻赵氏晋阳。直到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赵襄子(即赵无恤)之臣张孟谈说服韩、魏,与赵联合,决水灌智伯之军,擒杀智伯瑶,灭其族,三分其地,由此,韩、魏、赵分晋之势已成。

    周定王十七年(前452年),晋出公惧韩、魏、赵之强,逃奔楚国,在位二十三年。韩、魏、赵共立晋昭公曾孙姬骄即位,是为晋敬公。智氏一族被灭,唯有智伯子智开幸免,率其族人离晋,投奔秦国。秦厉共公怜悯智氏遭灭门之祸,便将其留下,善待之。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筑南郑城(今陕西汉中市一带)。秦厉共公二十九年(前448年),晋大夫智宽亦率其族人投秦。秦厉共公亦收留之。当秦厉共公闻知晋国近况,智宽倍言,韩、魏、赵三卿自立,甚强。秦厉共公闻知,知以秦之力,难以东进也。

    此时,西戎义渠国开始强大起来,对秦国直接构成了威胁。秦厉共公便决心先征服西戎义渠。秦厉共公三十二年(前444年),命庶长鼂为大将军,大夫茵改为副将,兴兵征伐义渠。义渠兵马对秦军的突然袭击,措不及防,被杀得大败。秦军一路拼杀,一直攻进义渠王城(今甘肃庆阳市一带),生俘义渠王,才收兵而归。秦厉共公见获此大胜,非常高兴,设宴款待出征将士,厚赏了庶长鼂、大夫菌改,出征将士皆有赏赐。

    由于高兴,秦厉共公在酒席宴上多喝几杯酒,待回到后宫便觉得身体不适,一病不起,第二年(前443年)便故去,在位三十四年,葬于入里。群臣拥立世子即位,是为秦躁公,居寿寝宫。

    秦躁公即位之后,远不如其父,惛弱无能,不知该如何理政,国中大事皆问于庶长鼂,而庶长鼂亦愿执掌朝中之事。而此时的西戎义渠王,虽然上次被俘,后来又放归,但对秦怨恨极深,便不断侵扰秦国边境,抢夺财物,使秦民不安。庶长鼂执掌朝中大权,唯恐国内生乱,不予理睬。秦躁公二年(前441年),秦南郑叛秦降楚。南郑远离雍都,秦躁公无暇顾及,任其而去。

    这一年(前441年),周王室又生出乱子,三易其王。周定王故去,子姬去疾立,是为周哀王。不久,周定王之弟姬叔杀周哀王自立,是为周思王。又过不久,周思王之弟姬巍杀周思王自立,是为周考王。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周考王封弟姬揭于河南(今河南洛阳西),是为西周桓公。

    在秦躁公在位的十几年中,秦国力日渐衰弱,而西戎义渠却逐渐强大,不断骚扰秦国边境,对秦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西戎义渠对秦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袭击。秦军是节节败退。义渠乘势攻之渭南(今陕西渭南市一带)。秦躁公闻知秦军打败,这是多少年来,秦国对西戎的战事中,从没有过的事,心中郁愤以极,但又无计可施,因而,一病不起。第二年(前429年)便病故,在位十四年,葬于秦悼公南。秦躁公无子,群臣商议后,由庶长鼂从晋国迎立秦躁公之弟赢封归国即位,是为秦怀公。

    秦怀公久居晋国,本无归国继承国君之念,今日群臣拥立,自然是心中欢喜。可是当归国即位之后,才知这个秦君不好当,凡事皆决于庶长鼂,自己只是个牌位,凡事不敢过问,心中便有些不爽,但也无可奈何。而庶长鼂在秦躁公时就已经大权在握,如今又有迎立秦怀公之功,权势更盛。

    秦怀公开始还能忍耐,可是时间长了心中便有些愤愤不平,便有夺回君权,便从立世子开始。秦怀公二年(前427年),便立嫡长子赢昭(亦称昭子)为世子。可是,昭子第二年(前426年)便患病故去,秦怀公心中更加郁闷,思虑再三,还得设法夺回君权,消弱庶长鼂的权柄。于是,秦怀公开始在国内培植自己的亲信,收拢民心,开始过问朝中之事。

    庶长鼂开始对秦怀公的小动作,并没有介意。可是,后来庶长鼂见发现秦怀公的势力发展很快,羽翼日渐丰满,对自己直接构成了威胁,便召集自己的亲信大臣商议对策。其实,朝中大臣多数为庶长鼂的党羽,皆主张废掉秦怀公,另立新君。庶长鼂见此正和自己的心意,于是,在秦怀公四年(前425年),庶长鼂亲率领亲信大臣,及兵士、家丁,乘秦怀公不备,杀入寿寝宫,秦怀公企图利用自己的亲兵拼力厮杀,逃出宫中。可是那些亲兵哪里是庶长鼂手下的对手,多被杀死,余者四散逃亡。庶长鼂率众包围了秦怀公所居的寿寝宫。秦怀公见大势已去,便站在寿寝宫之上,对庶长鼂及群臣说:“诸位爱卿,寡人久居于晋,本无归国即位之念也,而众位爱卿急欲拥立,故而受之。自即位以来,虽无主国之能,但亦无过错矣。今庶长鼂为乱,已不能阻也。事已至此,寡人自知必死矣。不过,秦国乃赢氏之秦,寡人请求诸位爱卿能保全寡人一家性命,以承袭秦赢氏之脉也。”庶长鼂听罢,向前说:“秦群臣诚心奉汝为君,而君却欲培植亲信,除掉臣等,岂能言之无错乎?乱秦者,非臣等,而是君自乱之,休怪臣等无情矣。待君死后,臣等定会择君之后而立之,请君勿念哉!”秦怀公听罢庶长鼂之言,是无可奈何,唯有一死,然后长叹说:“寡人之过,乃不该归国即位也。”说罢,拔剑自刎而死。

    庶长鼂见秦怀公已死,便命人收尸,厚葬于栎圉氏。秦怀公所立世子昭子已死,不得立,庶长鼂与群臣依前言,拥立昭子之子、秦怀公之孙赢肃即位,是为秦灵公,居泾阳宫。秦灵公元年(前424年),秦灵公夫人生下一子,取名叫赢连(即师隰),立为世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秦献公,为秦国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灵公即位之后,唯恐再次重蹈秦怀公覆辙,仍是凡事皆决于庶长鼂。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在庶长鼂的主张下,作上下畤,上畤祭祀黄帝,下畤祭祀炎帝。

    秦灵公六年(前419年),秦灵公为了摆脱庶长鼂的控制,便以意欲东进为由,经常前往泾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居之,有迁都之意。庶长见此心中不乐,便劝阻说:“今以魏之强,若以泾阳为都危矣,不可行之。”秦灵公惧庶长鼂之威,只好放弃迁都的念头,在雍都建泾阳宫而居之。魏文侯闻知,秦有迁都泾阳之意,对魏构成威胁,便命兵士西渡黄河,修筑少梁城(今陕西韩城市南),作为今后与秦抗衡的根据地。

    庶长鼂在打消了秦灵公迁都的意愿后,见国内已经安定,便想扩大秦国的势力。当得知,魏国正在修筑少梁城,以拒秦,心中不安,便兴兵征伐魏国的少梁。秦、魏两军在少梁几经征战,直到秦灵公七年(前418年),秦军败退。但是此时的少梁城,已经不成样子。于是,第二年魏文侯命人再次修筑少梁城。秦军便在少梁之外修建防御工事,与魏军对持,以防魏军。

    秦灵公八年(前417年),秦渭水泛滥成灾。庶长鼂对秦灵公说:“今河伯发怒,万民受灾,当抚平河伯之怒也。”秦灵公叹息说:“河伯何以怒之,当何以平乎?”庶长鼂说:“河伯欲娶妇也,当将郡主(即秦君之女)嫁之,以平其怒焉。”秦灵公闻听不乐,低头不语,半晌才说:“此等大事,可召群臣议之乎?”然后,召集群臣商议河伯娶妇一事。群臣虽惧庶长鼂之威,但若使“郡主”嫁于河伯,多有不忍。有人献策说:“主公可选一民女,认为‘郡主’再嫁之,亦可平河伯之怒也。”秦灵公闻听心中欢喜,便依此谋而行。庶长鼂见此,不好再言。于是,由秦灵公主持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将一民女认作“郡主”嫁于河伯。

    此时的世子连已是八岁的少年,自幼就聪明绝顶,对身边的一些事情看在眼里,心中多有不平之意,对于庶长鼂独断专行,凌驾于父君之上,更是愤愤不平,特别是“河伯娶妇”一事,是欺人太甚。秦灵公看在眼里,便设法不让其知道更多的事情,唯恐触怒庶长鼂,惹出乱子来。暗中责备其年幼无知,不得参与朝中事务。世子连知父君之意,便开始收敛,等待时机。

    秦灵公十年(前415年),秦灵公病故,在位十年,葬于秦悼公西。庶长鼂本应拥立世子连即位。可是,庶长鼂深知世子连之聪明,唯恐难以驾驭,便召集群臣商议,以世子连年幼为由,废掉世子连世子之位,将其放逐到陇西河谷(今甘肃陇西县一带)。自此,世子赢师隰称为公子连,另立秦灵公之叔父、昭子之弟赢悼子归国即位。群臣见庶长鼂如此提议,皆惧其威,不敢再言。于是,庶长鼂亲自前往晋国迎立赢悼子归国即位,是为秦简公。

    公子连见自己被废,被放逐到陇西,深知性命危在旦夕。不久,就与家人悄悄逃往魏国。魏文侯见公子连率众来投,见其虽幼,却是聪明伶俐,招人喜爱,很有利用价值,便收留厚待之。

    由于,秦国由庶长专权,公室力弱,国内动乱不止,使国势日渐衰败。而此时的晋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从,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分其地后,三家自立,韩定都宜阳(今河南宜阳县一带),赵定都晋阳(晋山西太原一带),魏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故而将韩、赵、魏称为“三晋”。

    周考王七年(前434年),晋敬公故去,“三晋”拥立世子姬柳即位,是为晋幽公。晋幽公时,晋公室更加衰败,领地仅有新绛、曲沃两地。晋幽公不得不前往韩、赵、魏朝拜,以保公室之安。

    周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魏桓子病故,子姬斯即位,正式立国,定都安邑,自称魏文侯,当年为魏文侯元年。周烈王元年(前425年),赵襄子死,弟赵嘉立,是为赵桓子,由晋阳迁都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同年,韩康子死,子韩启章立,是为韩武子。周烈王二年(前424年),韩武子、赵桓子亦仿魏之事,正式立国,当年为韩武子元年,赵桓子元年。赵桓子定都中牟。韩武子定都宜阳。不久,赵桓子病故,赵襄子之子赵浣即位,自称为赵献侯。周烈王十一年(前415年),韩武子由宜阳迁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周烈王十七年(前409年),赵献侯死,子赵籍立,是为赵烈侯。同年,韩武子死,子韩虔立,自称为韩景侯。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93年),周威烈王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得到了周王室的正式承认(《资治通鉴》以此年为战国始年)。从此,韩、赵、魏“三晋”正式列入诸侯。

    当时,魏、赵、韩三家唯魏最强。魏文侯魏斯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君,先后任用李悝、翟璜等为相,乐羊、吴起为将,在魏国推行新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承认土地的私有,推崇儒家思想,形成了西河学派,逐步建立了封建制度,国势日渐强盛,为以后魏国在战国前期,称雄诸侯近百年奠定了基础。李悝所著的《法经》,内分“盗法”、“贼法”、“囚法”、“捕伐”、“杂法”、“具法”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法典,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释孔子《春秋》的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由此,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的文化宗主国。

    再说秦简公即位之后,朝中大权仍为庶长鼂控制,也是奈何不得。庶长鼂为了防御“三晋”的侵扰,奏请秦简公重修繁庞城(今陕西韩城市东南),新筑籍姑城(今陕西韩城市东北)。秦简公自然应允。

    当魏文侯闻知秦修筑繁庞、籍姑二城,以防魏国,心中不乐,便召大将军吴起商议伐秦之策。这位吴起非比寻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吴子》一书,与《孙子》一书,合称为《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吴起乃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人,初仕鲁国时曾“杀妻求将”,为后世留下诟病。不过,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寛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受到了将士拥戴,因而,将士皆能效死从命。当面对强大的齐国军队进攻时,却能以鲁国之弱,大败齐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吴起的才能也遭到了鲁国一些大臣的嫉妒和非议,皆在鲁元公面前献谗言,诬陷之。鲁元公却听谗言,对吴起产生了疑心,便将其辞退。

    吴起闻知魏文侯正在求贤纳士,是贤明之君,便投奔魏国,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被任命为将军。当魏文侯与其商议伐秦之策时,吴起便针对秦国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对魏文侯说:“秦之兵,性格坚强;秦之境,地势险要;秦之君,执政严格,赏罚分明,兵士皆争战,不相让之,斗志甚强也。故若胜秦军,必先散其斗志。而若行此道,必先以利诱之。兵士贪其利,斗志必散也。然后,再设伏袭击,秦军必败矣。”魏文侯闻听心中欢喜,便命吴起为大将军兴师伐秦。

    由此,秦、魏两国战火又起,欲知此战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小说《秦史通俗演义》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