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第一卷 第181章:杨贵妃

作者:冰心刹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0-04-13 00:03:40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氪命推演,无敌从斩妖开始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万古第一至尊 从天煞孤星开始趋吉避凶 全民领主:我能刷新无限词条 帝子你也退婚?九龙拉棺到你家 开局纯阳之体,谁都以为我无敌 穿书:这个剧情好像有BUG 

    此时,同人殿中。

    “你这小子,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几样东西啊?”犀远看着眼前这个香炉,少说也有个几百年了。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西关铜艺)香炉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历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铲、香匙、香筒及香囊等配套器具。

    香炉使用的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放置。

    香炉起源于何时,尚未有定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但根据后世最早的香炉实物来判断,像东汉时期的越窑褐釉香熏,它造型生动,质朴自然,不带托盘。

    这尊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可以自由开启,上半部由三层含苞欲放的莲花瓣图案构成,每排莲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状,每个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茎,十分清晰。盖顶饰有一精美的小鸟,亭亭玉立,眺望远方,下半部为圆柱形空心支柱。

    晋代越窑青釉提炉,已同传统的香炉十分接近,也是三足鼎立,但有一造型优雅的把手,上面还有旋纹工,做工精巧,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南北朝洪州窑香炉,釉色呈青黄色,为五只足,粗壮结实,稳稳地站立托盘上,完整无缺。

    唐三彩香炉比较少见,露胎为粉红色,黄绿褐彩绘组合,釉自然往下流淌,五爪老虎足,显得沉稳雄健。

    宋代贵族出身的赵氏皇帝文化素养极高,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三足鼎式香炉是北宋复古的产物,由于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宫廷专职文物保管员吕大临编撰《考古图》,所收铜器210件,玉器13件。从此文物鉴定与学术研究融合一起,这在宋以前是没有的,为后世文物研究开了先河,也为瓷器全面仿制先秦礼器奠定了基础。

    香炉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而一些小型香炉则成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后世所仿制。

    宋耀州窑香炉,它是受到越窑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炉唇边较宽,釉色青润自然,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

    南宋龙泉书房梅子青香炉,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炉身有三条线纹,足底有褐色。

    元代香炉不脱宋代风尚,数量与品种繁多,以中小型香炉为主。湖田窑青白釉双耳三足香炉,炉敞口直颈,鼓腹平底丰满,肩两侧贴塑一对长方形立耳,足根部有明显的压印兽面纹,通体施青白釉,胎质坚硬腻白,釉色滋润而不透明。

    明代瓷炉大多数香炉以青花瓷为主,明嘉靖青花香炉,也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五彩瓷,明宣德皇帝自己本身是天分很高的艺术家,对色彩十分敏感,五彩、斗彩瓷得到空前发展。

    像是出土的明万历五彩人物三足香炉,万历时期的五彩器制作到了鼎盛期,它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釉面乳白莹润。

    三幅开光图案装饰效果极佳,老翁身着外套颜色分别为绛红色、淡黄色和草绿色,神情泰然,须眉飘逸,或埋头读书,或低头沉思,或伏案挥毫。颈部有“大明万历年制”款。

    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以“孝”治天下,康熙时期祭祀风气盛行,乾隆时期成为社会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

    景德镇一代名师巧匠,以其聪明才智,将瓷器制作推向历史的高峰。清乾隆豆青釉双耳三足炉,瓷质精细,釉色肥厚,里外满釉,光润匀净,如脂似玉,双耳自然连结,高雅之中不失秀逸。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釉款。

    清朝光绪的御用香炉则是由玉来做,非常薄,据说用手电筒打在里面,在外面都可以看到光源……

    而姬青这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香炉,犀远一时之间都看不出来是哪个时期的产物。

    “毕竟我不太懂得这些东西,想着老师平日里对这些东西比较有研究,索性便拿来让老师收着了。”姬青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嗤,别扭扭捏捏地找理由了,你能这么做就说明你有这份心,我做老师的怎么能不领情?安心吧,我历来都是逢礼便收的,你既然敢把这个摆到我面前来,我就敢把它收下来当藏品。”

    “不过呢,我这个人即便收了礼也从不会给学生什么特殊照顾,你可以收起你其他的那些小心思了。”

    没想到,自己这个老师还是个刺头呢,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是学宫曾经的“最强天封”高手。

    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些意外,受了重伤,所以很少再跟人动手了,所以同人殿也就再没收过学生,在那之前,同人殿还是收过将近三十个学生的,但因为这档子事,学生们陆续离开了。

    想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同人殿才逐渐被学宫的学生们所遗忘的吧?

    “对了,老师,我顺便还想问问,这九窍玉的来历……”

    九窍玉是指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

    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

    “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

    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九窍玉塞是源于这样的一种信念:“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晋葛洪《抱朴子》)。

    这同汉代身穿金缕玉衣就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

    神州古代对玉器总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

    所以丧葬时使用玉器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神州各个时期的丧葬文化中都有使用玉器祭祀,陪葬等等习俗。

    “你也对收藏古物感兴趣?”犀远问道。

    “这不过是件刚刚出古墓里出土的小玩意儿,我从役学镇当中的陶朱馆舍里弄来的。”犀远一边把玩着姬青送给他的香炉,一边解释道。

    “正好,这玩意儿有点小瑕疵,你过几日帮我拿去修缮一番,有什么想问的,找馆舍中人便可。”

    “古……古墓?”姬青忽然想起了那个同名大型游戏,话说回来,他以前还玩过呢。

    “呼……爽还挺爽的,只不过在质量上,完全不能和雍城那块玉壁来比啊,不仅如此,连灵炁的优劣都能分辨得清清楚楚的。”

    如果说玉壁是大厨精心烹调的大餐,那么这九窍玉最多也就是个馒头,只能果腹,不能一口气吃到撑。

    “说起来,之前陪着卫大哥喝酒聊天的时候,他好像也说过一些类似的话,雍城玉壁最初的来源,是殷商时期一处王族陵墓的照壁,用以记载墓穴主人之生平事迹,和九窍玉一样,都是墓葬品啊。”

    “这么联系起来,就能够说得通了,少昊骨原本就和尸骸有关,莫非其中有些东西可以被玉器所承载,正好可以补充少昊骨的缺失吗?”

    “我修炼磕药冲击地锁,对少昊骨的消耗只会更大,得把这件事情尽快弄清楚才行。”

    “对了,老师,这九窍玉是在哪个部位发现的啊?”姬青忽然想起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随即便回去问犀远。

    “你真的想知道?”犀远挑了挑眉。

    “嗯。”

    “行,那我就告诉你,这是在一具女尸身上发现的,至于位置嘛,你自己想想吧,为师就不跟你多说了……”

    “不会是……呕!”姬青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径直把那九窍玉扔了出去。

    “喂!臭小子,别给我扔了啊!这可是我珍贵的藏品呢!”

    此时,凌皓则是在欣赏着姚蓉演唱自己给她写好的唱词《杨贵妃》。

    只听得姚蓉婉转悠扬地唱道:

    “倦兮倦兮钗为证,天子昔年亲赠,别记风情,聊报他,一时恩遇隆,还钗心事付临邛,三千弱水东,云霞又红,月影儿早已消融,

    去路重重,来路失,回首一场空……”

    原本这是一个能剧大师的作品,自己现在正好可以拿来用一用。

    这个世界里还没有戏剧表演,自己在武川镇的安排最多就是试验一下,可现在,他突然发现,姚蓉似乎非常具备这种特点,她可能是个天生的戏剧演员。

    自己和她之间,虽然发生了一些颇为荒唐的事情,不过这并不妨碍自己和她之间有某些共通之处,比如现在,她就是表演者,自己则是一个观众。

    “浮华梦,三生渺渺,因缘无踪,虽堪恋,何必重逢,息壤生生,谁当逝水,东流无终,且自留住蓬莱宫,远无常,歌清平。”片刻之后,姚蓉用一种哀怨痴恋的语气和表情来表现这一段的凄美。

    “很好,你已经可以自由驾驭这个角色了。”凌皓给了姚蓉赞许的掌声。

    虽然观众只有他一个人,不过这不妨碍他作为观众欣赏姚蓉的表演。

    “是公子教得好,奴婢不过是把公子所写所想,表现出来罢了。”

    “你已经演得很好了,只要再多多练习一番,定能表现出杨贵妃的真正风韵来。”

    “多谢公子夸奖。”姚蓉难得地开心了一回,这个男人,有些意外地赞许了她一次。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