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秦汉岁月 第十一章 权 位

作者:司徒小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9-08-30 08:54:4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回到盛唐做武夫 京师惊梦 重生之摄政王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重生后和宿敌结婚了 超品国婿 大离寒士 让你当县令,你拥兵百万? 

    第十一章权位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沙丘。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嬴政的尸体依然躺在豪华的车轿里,帝国的臣民并不知道他们伟大的领袖已经在巡游途中与世长辞。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陪伴在嬴政身边的是他最信任的丞相李斯,以及他最心爱的小儿子胡亥。特别是小儿子胡亥,能够陪伴父亲参加巡游天下这样重大的国家政务活动,说明他在父亲的心里被寄予了厚重的期望。这是其他20多位皇子所妒忌而又不敢声张的。毕竟,巡游天下这样的国家活动并不常见,嬴政的一生中也就仅有5次,而这是他的最后一次。

    胡亥实在没想到,如此伟岸的父亲竟然在这个时候撒手而去。一直生活在温室的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挫折,他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

    胡亥不知所措,悲伤的恸哭惊慌了周围的将士。

    执政国柄已久的李斯同样感到震惊和悲伤,他没想到天子驾崩的噩耗来得如此迅猛,毕竟嬴政此时才50岁不到,尚可有一番作为。但是,李斯很快就收起了悲伤,因为他敏锐的感到,如此重大的事件若处理不好,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李斯决定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

    【李斯】

    李斯担忧的主要是,皇帝在都城外离世,朝廷又没有正式确定太子,贸然公布消息必然会引起朝廷的猜疑和诸位皇子的争议。

    突然离世的嬴政留下了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他还没有确定帝国的继承者。因为他始终认为,选立嗣君是最为重要的国家大事,是事关秦朝发展和存亡的关键。选择哪位皇子,选择什么时候公布,这些都有可能引发重要的政治问题,他需要时间考虑清楚。

    当时威望最高的并非陪伴在嬴政身边的小儿子胡亥,而是胡亥的兄长——扶苏。

    扶苏此时正在遥远的北陲守卫边疆。这并不意味着扶苏备受重用,赋予厚任。而恰恰相反,扶苏是被放逐到这里的。因为前一年,在那场讨论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重要朝廷会议上,扶苏站错了队列,选择了支持博士淳于越。

    嬴政考虑继承者,扶苏肯定不会是首选。因为扶苏的诸多政治观点,都与嬴政的相悖,更重要的是扶苏多次在重要的公开场合与自己唱反调。在几个关键的政治议题上,扶苏都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如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焚书令的推行等等。扶苏反对郡县制,反对焚书坑儒,反对北修长城南伐百越,反对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反对大修宫室和骊山陵墓,反对一切的秦朝新政。扶苏认为,父亲实施的这些政策都是错误的。他甚至觉得父亲就是个暴君,这让嬴政感到愤怒不已。

    虽然扶苏的客观条件最为适宜,他是嫡长子,年龄最为适宜,资历老、威望高,而且也比较有能力,群臣对他也最为认可。但可惜,扶苏并不认同嬴政引以为豪的新政,扶苏的政治理念与嬴政的政治理念实在是相差太远。嬴政最放不下的就是他一手缔造的帝国,他创建的这套政治制度。扶苏客观条件最为吻合,但是主观条件却极度不相符,这是嬴政最为头疼的。

    嬴政原本打算再观望一下,或许等胡亥长大些,再把皇位传授给他。他是想把胡亥当做继承者来培养的。

    但是,当嬴政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他知道胡亥目前是难以担当大任的。因为胡亥实在是年龄太小、资历太浅了,他是难以对付秦朝紧张而复杂的局势的,根基还没有打稳啊。

    所以,嬴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扶苏。在嬴政弥留之际,他下达了最后一份诏令,命令扶苏马上回首都咸阳继承皇位。在嬴政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考虑的依然是秦朝的千秋万业。

    【赵高】

    但这份诏令最终并没有发出去,也没有对外公布,而是被一名宦官截留了。这名宦官就是后来被臭骂千年的赵高,此时他的职责是负责监督和传递皇帝的信函及给诏令加盖御玺,这是个重要岗位。

    赵高,他曾是皇子胡亥的法律事务师傅。他对秦朝的法律事务很熟悉,这是秦朝最为看重的一项技能,因为秦国历来是崇尚法制的国家。秦朝认为,只要把法律的程序都弄清楚,所有人都照着法律的条文来做,那么国家就会顺利的运转下去。他的书法写得也很好,参与过秦帝国统一文字工程。

    对法律熟悉,也就意味着能够掌握国家的运转。书法精湛,也就意味着能够迅速进入领导的视野。赵高明白这层道理,所以他很刻苦地学习法律和书法,试图通过学习法律和书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这个层面上来,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其实是同一类人,都是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一个好的平台。所以,赵高理解李斯,也看得出李斯的思虑。

    但赵高和李斯又有所不同。李斯学习的是法律的本质,是内在的修炼,实打实的功夫,是跟全国最好的法律教授学习的。而赵高学习的是法律的形式,是死记硬背,只是皮毛。赵高只知道法律是这样子规定的,自己这样操作都可以了。但是李斯还要研究法律为什么要这样子运行的,法律这样运行到底行不行,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有没有帮助,有没有贡献。

    赵高是法律工匠,而李斯是法律艺术家。

    这可能是因为李斯本身并无任何依靠,也没有任何资本,所以他才需要把自己的功夫学硬学扎实,这样他才能找到更好的平台,而且他的人身相对自由,可以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有充裕的时间去充实自己。但是赵高不行,赵高本身出身秦国宗室,家庭条件优越,却因母亲触犯刑法而受牵连,被扣留在皇宫从事低级事务。赵高的人身自由并不受自己支配,他不能辞掉自己的工作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技能。

    【赵高】

    赵高实在是万分不情愿这份诏令最后送达到扶苏的手上,不仅因为他与胡亥的关系更为亲近,更因为他曾经犯下重罪而被扶苏的将领处罚,扶苏是绝对不会重用他的,甚至可能还会惩罚他。

    他的心里可没有家国天下,这些宏伟的概念他不仅觉得虚无缥缈,而且毫无益处。他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命,只想稳稳的抓住权力。只有稳稳的抓住权力,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这点他非常清楚。现在已经是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必须想尽办法扭转自己的命运。

    赵高毫不迟疑,直奔胡亥的马车。见到胡亥,开门见山就说,“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扶苏马上就要继承皇位了,而你将会一无所有,这下你可怎么办啊。)

    沉溺在悲伤中的胡亥还没反应过来,突然又要面对这样的人生难题,他实在感到有些诧异。胡亥其实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可以做什么。

    “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直到这一刻,胡亥内心深处都依然认为,父亲不分封土地给自己是理所当然的,身为儿子的自己没有理由强求。

    赵高说的当然不仅仅是分封土地,而是更大的雄心——秦朝的天下。

    胡亥感到万分惊恐,自幼接受皇家高等教育的他从未想过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废除兄长是不义,不奉父诏是不孝、才疏学浅是不能,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必然会遭受到众人的唾骂的!

    胡亥还只是个孩子。赵高没花多少工夫就把胡亥给说服了。要让胡亥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的建议,这实在是太过简单了,毕竟自己是看着胡亥长大的。难就难在要说服当前国家政务的实际操控者——丞相李斯。

    【李斯】

    嬴政突然驾崩,李斯只意识到这是国家的一次十字路口,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也是自己的人生十字路口。此时的他依然忙碌的在处理国家政务,以及应对嬴政去世后的各种琐事,比如怎么样才能不让他人觉得异样。他要给别人一种皇帝依然在世的假象,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未来。

    当赵高来到他的马车,试图拉拢他的时候,李斯根本还没有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没有时间考虑,他必须马上作出抉择,到底是选择胡亥,还是选择扶苏,哪个平台对自己最有利。

    扶苏会相信我吗,他会接纳我、重用我吗?他会认同我的政治理念吗?他会赏识我的能力吗?胡亥和赵高会对自己痛下毒手吗?我应该向胡亥投诚吗?李斯的思绪很乱,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但很快,李斯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命运已经逼得他转向胡亥。因为无论是从保住自身权位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维护政治理念的角度来看,他都不可能选择扶苏。扶苏主张的政治理念与自己截然不同,秦朝的新政几乎都是出自李斯之手,而扶苏恰恰认为李斯误导了自己的父亲嬴政。还是赵高说得对,他必须选择胡亥。

    李斯在作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赵高放在眼里,因为他觉得赵高只不过是宫廷中一个毫不起眼的服侍人员,不可能有什么太大作为。但最后事实证明他错了,李斯恰恰是败在了赵高身上,秦朝恰恰是败在了赵高身上。

    【扶苏】

    嬴政的诏令最后并没有送到扶苏的手上。

    扶苏接到的,是赵高伪造的另一份诏令。这份假诏令指责扶苏无尺寸之功,日夜怨望,为人子不孝,赐剑以自裁。

    自从他的各项提议都被父亲驳回之后,扶苏的心情感到十分低落。这种低落的情绪在被贬至北陲之后显得更加浓郁,他觉得自己的理念与父亲的格格不入,又不能改变父亲的做法,实在愧对自己、愧对国家、愧对人民。

    在军队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心情一直很压抑,常常无法入眠。当他收到父亲最后的诏令时,他觉得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来了,终于要倒下了。心中最可怕的噩梦终于成为现实了。

    崇尚儒家文化的扶苏自幼饱读诗书,对《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熟读于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扶苏挥动自己的宝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去追随自己的父亲。

    这年秋天,胡亥即皇帝位,是为二世。赵高因拥立有功,被任命为郎中令,成为当今皇帝胡亥最亲信的高级官员。

    丞相李斯保留住了自己的权位,他以为一切都会像嬴政时代那样,帝国的轨道还会沿着原本的方向前行。但他不知道,一个别样的黑暗时代已经来临,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