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覆宋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十二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二)

作者:懒散成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9-08-26 06:26:47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 疯狂小县令 蜀国 女帝 落难情缘 抗战:从亮剑开始走向巅峰! 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超时空史记 

    柴宗训之所以有信心用皇位来换赵匡胤放自己离开,其实主要是基于一点——赵匡胤对自己的轻视。

    一个六岁的亡国皇帝,放话说要到异族林立的西域去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这话放到任何人耳中,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怕别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垂髫小儿不甘心的稚语罢了。

    说不定赵匡胤还会对此大喜过望,巴不得放柴宗训赶快去西域,让他早死早超生,免得留在国内给自己留下一个隐患。

    但如果这件事真的有可能呢?

    如果柴宗训把自己的分析告诉范、王二人,又得到了他们两个老臣的认可,那这话传进赵匡胤耳朵里,就不再是稚语,而是追命的泄密了!

    赵匡胤就算再想要名望,也绝不会允许这样一个隐患摆在他身边。

    就像蜀后主孟昶,唐后主李煜,包括主动投降赵宋的吴越之主钱俶,这些人可都是在之后突然“暴毙”,其中很难说没有赵宋皇室的手脚。

    只不过赵家人一向习惯了假仁假义,又借着胜利者的身份任意修改史书,这些事情的真相,后人早已经无法查证而已。

    柴宗训可不想自己这边刚刚交出皇位,那边就被人背后泄密,然后在赵氏兄弟的安排下,莫名其妙的“暴毙”。

    因此他对范、王二人也只能保持着适度的真话。

    在听到王溥的询问之后,他斟酌了一下,正色道:

    “在决定去西域之时,我就已经想好了之后的一切,不过这些东西,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而且从大周到西域,路途遥远,谁也说不准其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变故,因此王侍郎想让我现在就告诉你该怎么办,说实话,我也回答不出来……”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直视王溥的眼睛道:

    “只是此时此刻,我所能依凭的,唯有王侍郎的忠心。若是王侍郎能相信朕,那就带上你的家人,随朕一起踏上漫漫征途,若是王侍郎觉得留在大周,继续效忠赵氏也是件不错的事,那……朕不会勉强!”

    他表现的态度很强硬,却也没有像王溥向想的那样,一定要逼他誓死追随。

    这反而让王溥感到一阵迷茫。

    从柴宗训的眼神和话语中,他感受到对方似乎很有信心,但是从现实来看,他实在想不到,一个六岁的孩童为什么有信心说出这样的话。

    柴宗训给他的感觉,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往那个天真且幼稚的孩童,反而让他隐隐中似乎再次看到了曾经追随的那位英主。

    想到已故的周世宗柴荣,王溥心里不由自主的冒出一股暖流,正是在这位英年早逝的君主身上,他才感受到了被重视和信赖的感觉。

    想到这里,他突然猛地咬咬牙,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了下去。

    “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着王溥的下跪,大殿中的气氛突然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柴宗训和小符氏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笑意,包括旁边的范质,也老怀欣慰的看了王溥一眼。

    “好!”

    柴宗训忍不住激动地走上前去,扶起两位宰辅,兴奋地说到:

    “二位爱卿能在如此危急存亡之秋,依然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朕深感欣慰,朕在此,代皇祖父、父皇,谢过二位宰辅的赤胆忠心!”

    范、王二人连忙垂首到:“臣,惶恐……”

    一番君臣相亲相爱之后,范、王二人也最终被柴宗训从地上扶了起来。

    得到二人的宣誓效忠,柴宗训确实很高兴。

    因为这两人虽然能力有限,但他们毕竟是大周的宰辅,在某种象征意义上来讲,他们二人的效忠,就代表着大周还没有完全被文武百官所抛弃。

    而且自己到了西域之后,不仅要发展军事力量,同样需要文官来帮助自己治理地方,掌控朝政,这二人毕竟是正副宰相,可以在建国初期很好的辅助自己。

    至于以后,等到自己成长起来,发展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这二人也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纪,正好可以交出权力,让新的班底来帮助自己复兴大周,向赵氏复仇。

    另外,这二人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己,还包括他们俩身后偌大的家族。

    不管是范氏还是王氏,都是后周极有势力的大家族,否则他们不可能培养出四旬的宰相和三旬的副宰相,只要这两人愿意随自己一起同赴西域,那就代表着他们背后的家族也会跟自己一同前往,到时候有了这两个家族的财力和人力支持,自己征服西域、进而重回中原的计划,也会得到更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几点,柴宗训感觉自己在垂拱殿演的这场戏,确实没有白费。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如何跟赵匡胤进行对话了。

    毕竟自己现在所有的计划,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赵匡胤是否真的会放自己和范质等人离开。

    如果计划了那么多,结果赵大起了疑心,放下脸皮不要名声了,宁肯背上弑杀旧主的污名也要将他留在大周境内,那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白搭!

    但是如何向赵匡胤传话,也是一门学问,如果做的不好,就肯定会让赵匡胤起疑心。

    比如自己直接跑去对赵匡胤说:朕准备把皇位传给你,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要放朕离开,让朕到西域去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等着日后再回来找你报仇……

    那不用说了,赵匡胤就算拼了命也一定会先把自己干掉!

    那要怎么向赵匡胤传达自己愿意以皇位换自由,又不会引起赵匡胤的疑心呢?

    柴宗训倒是想到一个主意,决定跟范质、王溥二人商量一下。

    “朕已经决定向赵匡胤禅位,但是朕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以如此丢脸的方式去向一个臣子示弱,二位爱卿以为,朕该怎么将这件事传达给赵匡胤,又不至于丢了我柴氏的脸面?”

    柴宗训问的很隐晦,他不知道范、王二人能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但从范、王二人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是理解歪了。

    二人的表情都很难看,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心底默默吐槽,都这时候了还要什么脸面?但二人的表现却出奇的一致……

    “臣愿往赵匡胤军中,向他传达陛下的意思!”二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向柴宗训请命。

    柴宗训脸皮微不可查的抽搐了两下,打了个哈哈:

    “其实这事儿……朕倒是有另一个主意,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王审琦二人,不是已经倒向叛军,并且率军占领了北城门吗?朕倒是觉得可以借着这二人之口,将消息传递给赵匡胤。”

    他说完用灼热的目光看着范王二人,但二人却一脸迷惑,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要经过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跟王审琦二人。

    这二人虽然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但以往在禁军中,并不是什么瞩目的角色,如果不是这次他们突然叛乱占领了北城门,只怕范王二人根本就未曾将他们放在眼中。

    后周的军制沿袭了唐末和后梁的设置,主要是吸取了后梁的经验,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将全国最精锐的军士,都集中到禁军之中,因此后周的禁军数量众多,官职也非常庞大的复杂。

    其中主要是两个部门,一个是侍卫亲军司,以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为长官,下辖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分统马步禁军,这支军队,主要是用来作战的;

    令又舍殿前司,以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为长官,统殿前诸班、直及马步诸军,顾名思义,这只军队就是主要用来守卫皇城内外的。

    而殿前都指挥使,下属于殿前都点检,在军中一共有12个这样的职位,包括石守信、王审琦二人,都属于殿前都指挥使,若论品级的话,最多不超过五品,这两个五品的武官,放在正副宰辅两位二品的大员眼中,当然算不得什么。

    但他们却不知道,柴宗训执意要将这个消息通过石守信、王审琦二人口中传达给赵匡胤,其实还有其他的目的。

    因为柴宗训知道,这二人不仅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后来也是赵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

    石守信在周世宗柴荣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他历经高平之战、淮南之战,不仅累功升迁至殿前都指挥使,还兼任义成军节度使,深受周世宗柴荣信任。

    后来赵宋建立,他又率军平定了李筠、李重进之乱,并先后升任天平军节度使、中书令,获封卫国公。

    而王审琦,更是在周太祖郭威时期就效力于账下,因功累升至铁骑都虞侯、勤州刺史、睦州防御使、泰宁军节度使。跟随赵匡胤之后,他又随军出征淮南,先后灭掉了南唐、南汉等国家,被追赠中书令、琅琊郡王,死后加封秦王,谥号“正懿”。

    此二人皆是后周时期跟随柴荣南征北战的名将,更是赵宋建立之初的栋梁之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也就是赵匡胤刚刚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他就有感于五代十国时期纲常混乱,武将掌控兵权之后就可以肆意妄为,随意篡夺君权,于是他找来丞相赵普商量,问他“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熄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告诉他:“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并无奇计可施,唯有削其权,收其兵,制其钱谷,则天下自然安定。”

    于是赵匡胤找来自己的几个结义兄弟,也就是赵宋初期掌实权的几位大将,告诉他们:“若不是你们出力,我到不了这个地位,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整夜不敢安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啊!”

    石守信等人大惊,连忙问他:“何故?”

    赵匡胤回答:“我这皇位,本来不想要,是你们黄袍加身强加在我身上的,但万一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以黄袍加身,强迫你们当皇帝,那时候该怎么办呢?”

    石守信等人顿时明白自己已经受到了猜忌,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纷纷惊恐的哭了起来,询问赵匡胤该怎么办。

    赵匡胤于是告诉他们:“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为什么不多聚财富,使子孙后代平平安安的过好生活,而且迷恋眼前短暂的权势呢?若你们能放弃兵权,到地方去,为子孙后代多买些田产,添些歌姬,日夜饮酒玩乐,以终天年,朕再与你们结为姻亲,从此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赵匡胤已经把话讲的这么明白,毫无回旋余地了,于是别无他法,只得交出兵权,换取了自身和子孙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从好端端的统兵大将,突然间跌落云端,成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富家翁,仅仅只是保留了表面上的体面,还要随时提防赵匡胤翻脸无情,将他们的家族彻底逼入死路,你说石守信等人会服气吗?

    当然,历史上石守信等人就算不服也没有办法,因为那时候赵匡胤已经掌握了全国的兵权,并且皇位稳固,难以动摇,所以他们只能忍下这口气,甚至还不得不自污名声以保全性命,历史学家说赵匡胤这是以腐败换兵权,加速了赵宋的衰败,这也不是没道理的。

    但对于柴宗训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或许在“杯酒释兵权”这件事没有发生之前,石守信等人依然会忠于赵匡胤,将他这个幼年皇帝视若无物,自己就算主动去找他们,他们也不见得会搭理。

    但先把伏笔埋在那里,等到日后“杯酒释兵权”发生之后,在于石守信他们联系呢?

    这些人毕竟也是赵宋的实权派,哪怕是被剥夺了兵权,相信在军中的影响力也长久难以消退,到了那时候,只要这群人当中有谁愿意配合自己,里应外合,推到赵宋复仇赵匡胤的事,岂不是又多了几分把握?

    所以这才是柴宗训为什么要去见见石守信、王审琦二人,甚至把这个泼天的功劳送给二人的缘故。

    一方面让他们对自己有个印象,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更受赵匡胤的信赖,日后等到他们和赵匡胤翻脸的时候,才会带给自己更多的好处!

    没有具体回答范质、王溥二人关于将功劳送给石守信等人的疑惑,柴宗训抬头看看天色已经逐渐亮了起来,知道事情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只有早日和赵匡胤达成交易,他的安全才能多一分保障,于是他利用帝王的权威,独断专行的对范、王二人说到:

    “石守信、王审琦二人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让他们来传递话语,才能让赵匡胤相信,这件事不用再讨论了,我们马上召集人马,先到城门口去,会一会这两位临阵倒戈的将军!”

    说完他大袖一挥,对宫外守候的何内侍喊到:

    “来人,替朕更衣!”

    范、王二人见他一意孤行,又语焉不详,不由得在身后张了张嘴唇,但发现柴宗训走得很坚决,并没有再给他们解释的意思,二人最后只得嚅动了几下嘴唇,留下一脸无奈的神色。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