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晚唐逆流 第一卷涨潮 第206章 题中之义

作者:暮神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6-05-07 08:46:4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沉香凝成霜 非洲创业实录 寒门败家子 红楼华彩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明,暴君崇祯来了 寒门帝王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刘巨容来了!刘巨容来了!”

    麒麟山书院中到处都在传着刘巨容的名字。能亲眼看到被自己痛骂一顿的节度使,让“五百怒儒”都十分的兴奋。没有任何教员组织,大家自发的涌到书院门前,翘首期盼,颇有一种争睹珍禽异兽的感觉。

    张寻与刘巨容携手步入书院,刘巨容对眼前的热烈景象很是吃惊。他没想到自己在儒生中这么受欢迎。他的心情好了不少。刚才那种被后生骑在头上的郁闷劲一扫而空。他还学着儒生们的样子,向人群招手。

    这时张寻说道:“刘县侯,我来为你介绍几位我院的优秀儒生。”他指着一个年轻人道:“这位,就是作《三问刘襄州,何以报‘以德报怨’》之文的卢生。”刘巨容面色尴尬的点头致意。“这一位,就是作《以怨报德乃士人之耻》的郑生。”刘巨容的笑容已经僵在了脸上。“这一位,就是说出‘以怨报德,不如跳河’这样诙谐之语的姚生。”刘巨容的脸已经发紫了。“还有这一位,他的《论以直报怨乃自然之理》,可是受到诸多名士的称赞呢!”

    刘巨容气得都快翻白眼了,他感觉自己就像浑身赤裸的站在众人面前,身上被戳满了窟窿,然后张寻指着一个一个的窟窿说道,这个,是这位扎的,那个,是那位扎的……

    刘巨容本就不是真心想参观书院,被张寻这么一气,更是心气全无。他走马观花似的逛了一圈,就说累了,想找个地方休息。张寻知道,该说正题了。于是把刘巨容带到了山长的书房。

    书房里只有张寻与刘巨容两个人,刘巨容开门见山的说道:“南阳侯,老夫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您能答应。”

    “老将军不必客气,有什么事尽管直言。”与刘巨容独处时,张寻的态度反而谦和了很多。

    “这麒麟山书院办得好是好,就是这个入院的考试题目,能不能换一个?想必您知道,这个题目老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借题发挥,于老夫的声誉很不利呀!”

    “老将军此言正是。我也早就发现了这种情况。而且总出一样的题目,对于后来的考生恐怕也会越来越容易作答。所以就在三天前,我正式通知崔山长,让他修改一下考试题目。不过改成什么,我还没想好。”

    刘巨容一听,三天前,那不就是自己的信函到邓州的那一天吗?好哇!这个题目果然就是冲着我来的,看来目的就是为了逼我主动找他。一定是有事要我就范。那我一会就得多要一点价钱。

    刘巨容打定了主意,说道:“如此就好。此外,我还有一事想和南阳侯商量。就是关于这盐价。据说我襄州的商人到邓州购盐,需要交两倍于盐价的税。导致我襄州目前的盐价,每斗已经超过三贯。南阳侯素以仁义著称,征这么多的盐税,是不是有些太重了呢?”

    “不仅是你们襄州的商人如此。其余各州,我是一视同仁。而且,我这么做,不过是为了保证我邓州百姓能吃上便宜的盐。如果不征重税,盐都被你们襄州的商人买走,邓州的盐价就会高涨。我虽然仁义,但我首先还是忠义军的节度使,您说对吗?”

    张寻说的话挑不出一点毛病。刘巨容没有什么好说的,只好长叹一声,不再说话。

    经过了一阵短暂的沉默,张寻忽然说道:“不过,襄邓二州唇齿相依,襄州有难,我邓州也不能袖手旁观。这盐税,也不是不能调低一些。”

    刘巨容一听张寻松口了,知道是要提条件了。马上提起了精神,全神贯注的听着。

    “刘老将军,我听说,去年均州军校冯行袭驱逐了均州刺史吕烨之后,您曾为冯行袭上书朝廷,请封他为均州刺史,可有此事?”

    刘巨容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均州才是张寻题中之义。

    “没错。当时均州还在我山南东道的治下,刺史吕烨为贼帅孙喜所攻,无力保境安民。所谓良才善用,能者居之。冯行袭能用计诛杀孙喜,保全了均州,故而我出于公心,保奏了他。只可惜,朝廷没有同意。”

    “呵呵,功是功,过是过。以下犯上,这是乱臣贼子所为。朝廷怎么可能同意?”

    “南阳侯此言正是,是老夫一时糊涂了。”

    “天子信任我,让我做这忠义军节度使,领的是邓唐商均四州,如今均州的冯行袭对我的书信不理不睬,对我派去的官吏一律遣回。我正打算要收拾他呢。你若是出于公心保奏他,那我就放心了。此前我还担心冯行袭是您的人,怕对均州用兵,会伤了与您的和气呢!”

    “哪里哪里,我与他冯行袭素不相识。”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到时均州的土地上,一定不会出现山南东道的兵吧?”

    “当然不会,那这盐价……”

    “就降低一成吧。”

    “才降一成?这还是有些……”

    “刘老将军,您说我这麒麟山书院的入院试题,就改成‘当罚而赏,其心可诛’。如何?”

    “不好,不好啊,这个题目有些难了。对了,降一成就降一成吧,老夫在此谢过南阳侯!”

    “诶,不必说这些客气话。你我能够睦邻而处,就是这一方百姓之福嘛!”

    ……

    在均州与邓州交界处的石鼓关,一队盐商押着装得满满的牛车,缓缓驶到了关前。一个头裹青巾的校尉满脸堆笑着迎了上来。

    “郑掌柜的,您回来了!这次又走了多少石啊?”

    “一千石。”一个黑黑瘦瘦的青年商人从怀中摸出一袋沉甸甸的东西,抛到了校尉的怀里。

    “哇,这么沉!”校尉也不知是说盐沉,还是说钱袋子沉。“这位有些眼生啊,请问是?”校尉指着郑掌柜身边的一个身材魁梧,姿颜雄伟的青年人问道。

    “这是我们的夏大掌柜,这次运的盐太多,大掌柜特意亲自押车。”

    校尉点了点头,赶紧跑到前面去带路。数十辆牛车排着整齐的队伍,通过了石鼓关。

    过了石鼓关,就是均州地界了。这队盐商却没有奔着人口最为稠密的均州州治武当县而去,而是赶着牛车,一头扎进了北面的长山之中。

    “长山正位于我们邓州的淅川县与均州武当县之间,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茫茫林海,山连山,岭接岭,历来为群盗出没之所。在中和初年,这里有九山十三寨,每寨都由一个贼头把持。寨与寨之间只有松散的联系,并没有统一的隶属。大概两年前,均州八大姓之一的孙氏族中出了一个豪强,名为孙喜。因饱受山贼袭扰之苦,召集了孙氏壮丁及其合户佃农近千人,入山剿匪。历时数月,终于扫平了九山十三寨。”郑掌柜一边赶路,一边向身边的夏大掌柜介绍道。

    “之后孙喜就动了袭取均州的心思了是吗?”

    “没错。我想结果就不用我说了吧,夏侯将军一定比我还熟。”

    “没到香严寺前,还是叫我夏大掌柜的好。”

    “是是,是我失语了。”

    原来这个夏大掌柜,就是忠义军踏白司左司业夏侯云。他身边的郑掌柜,则是地地道道的盐商,邓州盐业商会的会长郑袭之弟郑岩。

    终于到了香严寺,郑岩却没走前面的山门,而是把盐队直接领到了后山。在香严寺后面的一座山坳里,竟然俨然有一座军营!

    一个银盔银甲的年轻将军迎了过来,急切的问道:“夏侯云,可是将军下令进攻了?”

    夏侯云一看,此人是忠义军白虎军主将王渑。来均州之前,他也不知道张寻派的是哪支部队来取均州。

    夏侯云笑道:“王将军莫急,还得等一等呢。”

    “还等什么?我白虎军虽然只来了一千人,但取一个小小的均州足以。而且还有孙喜的余部配合,又是攻其不备,想不明白将军还在等什么!”

    “呵呵。”夏侯云神秘的一笑,“将军可不是为了取均州而取均州。到时候你就明白了。对了,孙喜的族弟人在何处?”

    “就在我的帐中呢。”

    夏侯云、郑岩随着王渑,一起步入大帐。帐内早有一个三十左右岁,一副猎户打扮的人候在里面。此人正是孙喜的族弟孙伯贤。

    王渑介绍双方认识,大家寒暄了一阵,就进入正题。

    “孙兄的手里,总共还有多少人马?”

    孙伯贤站了起来,一边比划着,一边眉飞色舞的说道:“人数最多的是我亲自坐镇的摩天岭,手下有好汉四百三十八条!左旅帅许大彪坐镇双龙寨,手下有好汉一百八十三条。右旅帅云上翻坐镇阳坡寨,手下有好汉一百六十八条。还有探山先锋柳秃子,手下有好汉七十一条。再加上各路响子、幡子、鹞子……”

    “不能上阵的不算。”夏侯云打断道。

    “噢,那就总共是……四百三十八加一百……七百嗯不对……八百……”

    “总共是八百六十人。”郑岩解围道。

    “对对对,八百六十条好汉。是好汉。”孙伯贤强调道。

    夏侯云听了,皱了皱眉头,道:“连一千人都不到了么?”

    孙伯贤涨红了脸:“唉,大帅遇害后,一大半的人都散了。干什么去的都有,找不回来了。”

    “没关系。”夏侯云安慰道,“八百人也够了。只要这些人肯用命,南阳侯不会亏待。这次我就带来了侯爷给你的委任状。”

    孙伯贤一听,喜出望外,赶紧接了状子,迫不及待的打开。此人虽然是个粗人,但毕竟出身当地望族,大字还是识几个的,他支吾着念到:“兹委任,均州豪族孙伯贤为……”孙伯贤一脸狐疑道:“夏侯将军,这一条横线是什么意思?南阳侯给我的官职怎么是空的啊?”

    “南阳侯的意思,是让你自己填。”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