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晚唐逆流 第一卷涨潮 第128章 赵东阳的作用

作者:暮神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6-05-07 08:46:33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寒门败家子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寒门帝王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沉香凝成霜 大明,暴君崇祯来了 红楼华彩 非洲创业实录 

    朱温正想攻朝邑,就得了少年康勤做内应,正是瞌睡遇到枕头,舒心得很。没想到刚要下令出击,却遭到都押牙赵东阳的反对。

    朱温问为何。赵东阳没有回答,却反问:“大帅只想取一个朝邑,还是意在河中?”

    “自然是要打河中。但朝邑首当其冲,不取朝邑,怎么打河中?”

    赵东阳刚要说话,忽然开饭的梆子声响起,原来已是晌午。火头军为城楼上的戍卒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由于赵东阳缴获了大量粮食,这几天同州军的伙食水准大大提高,几乎是天天过年。

    朱温是临时决定在城楼召见康勤,故而这午食并没有他们几个人的份,但老火头军有眼色,知道主帅在这,临时余出一份,送到了朱温的面前。

    赵东阳见到饺子,灵机一动:“大帅可包过饺子?”

    朱温当然包过,想当年他也是平民家的孩子。而且前几日刚刚在家跟张惠一起吃的饺子,还是他亲自和的面。但他不知道赵东阳为什么问这个,只是点了点头。

    赵东阳又问:“那和好了面,揪剂子的时候,是直接在面团上揪,还是将面团搓成一条再揪?”

    朱温听得乐了,心说这赵东阳平日里也不像顾家的人,怎么才纳了小妾,就开始研究起厨艺来了。

    “自然是搓成一条再揪,团成一团,怎么揪得动?”

    赵东阳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连忙说:“如今,数万河中军缩在蒲州,就是这个面团,不把他们引出河中,揪起来就很麻烦啊!”

    朱温是何等聪明的人,一点就透。他马上就明白了赵东阳的意思。

    “子晨是说,我们只需围困朝邑,围而不打,引河中军渡河来救,到时我们以逸待劳,全力攻击援军,可是这个意思?”

    “正是!”

    “妙啊!你这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所谓运筹帷幄的留侯张良,也不过于此了吧?”

    赵东阳只是笑笑。心说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围点打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用滥了的,你却不知应用,看来后世被吹得狡猾过之曹操的朱温,也有漏招的时候。

    朱温、赵东阳二人定下了方略,一旁的少年康勤却不干了,嚷着说:“防御使可是不救我爹了?”

    朱温这才想起旁边还有个孩子,连忙命人把给他的那盘饺子端了过去。

    “当然要救,怎能不救呢?但不急于一时。我料王处存一时三刻不会把你爹怎么样。来,先把饺子趁热吃了。”

    赵东阳在旁看着,心中纳罕,怎么这个泼朱三,自打成了亲之后,整个人都似乎变得柔和了呢?看来这个贤内助的影响,还真是不容小觑。

    康勤终究是个孩子,而且早就饿了,听朱温说还会救他爹,也就不再说什么,狼吞虎咽的吃起了饺子。

    朱温定下了围点打援之计,兴冲冲召集众将议事,准备尽快出兵。没想到他把这个计划一说出来,就听到堂下一人道:“属下认为,此事还应从长计议。”

    朱温当时就想发飙。怎么打个朝邑就这么难?左一个万万不可,右一个从长计议?他刚要发作,却看到说话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参军谢瞳,他顿时放缓了心气,问道:“谢参军有何高见?”

    谢瞳说:“这计策好是好,只是不能现在就用。”

    “为何?”

    “因为我军兵力不足。听大帅的意思,我们需要兵分两路,一路‘围点’,一路‘打援’。其中主力自然是打援的那一路。但朝邑也有三千唐军。就算用最少的人围点,也顶多只能派出五千人打援。我算的这笔帐可对?”

    朱温听完,掐手一算手中的兵力,发现谢瞳说的真不错。同州满打满算不到八千人马。若三千围朝邑,可不就只有五千人打援了嘛。这还是倾巢而出,同州不留守军才能凑出的兵力。

    谢瞳接着说:“王重荣能派多少人马渡河,这我没法估计。但河中有多少人马我们清楚,足有四五万人。就算只派五千人渡河,也与我打援的人数相当。万一伏击战打成了相持战,朝邑唐军再出城助战,我军腹背受敌,这胜负,就难料了吧?”

    朱温听到这,冒出一身冷汗。心说自己确是一时冲动了。这些书生还真不是白养的。

    赵东阳听了谢瞳的分析,也对这个书生刮目相看。谢瞳虽然不懂围点打援,但分析的都对。围点打援是运动战、歼灭战的一种具体体现,其要诀在于集中优势兵力快速歼灭援军。如果打援的部队与援军相比,都不能形成绝对优势,那么这个计策也就无用了。看来朱温身边还是有能人。

    见朱温垂头丧气,谢瞳捋了捋下巴上的小胡子,笑着说:“大帅不必忧虑。属下没说这个计策不行。只要黄邺的大军一到,我们就可依此计行事,必能获得全功。”

    朱温这才转忧为喜:“好!那就等黄邺的消息!”

    又过了两日,终于收到华阴的消息,黄邺亲率五千人马,两日后就能到同州。这下朱温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加上黄邺的五千人,已经能够凑出一支一万人规模的打援部队。只要王重荣不是倾巢而出,管保叫他有来无回!

    黄邺的人马在同州又修整了几日,朱温才亲率大军进逼朝邑。

    齐军来势汹汹,义武军人少,不敢出城对阵,只是婴城自首。王处存见齐军三面围城,只留出东面不围,思忖道,好你个朱温,想逼老子往河中跑,老子偏不!

    王处存趁着东面没有敌军,立即派了一队骑兵出城,向王重荣求救。

    这时早有踏白来向朱温报告。朱温道:“就等你求援呢!好了,把朝邑东门也给我围了!”偏将胡真领命,立即带人赶赴东门。不一会工夫,朝邑城就被围得跟个铁桶似的了。王处存还在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求援的人派得早。若晚个一刻,怕就出不去了。

    赵东阳此时已经带兵埋伏在了朝邑去河中的路上。他远远望见二十余骑从朝邑呼啸而来,心中着实为这伙人捏着一把汗,心说这王处存怎么就派了这么点人去河中求援。万一路上遇个劫匪什么的,出了意外到不了河中怎么办?他甚至有心要暗中保护这些人了。

    当然这段路不可能有什么劫匪。在近万齐军的层层“保护”之下,王处存的骑兵顺利到达了朝邑东北二十余里外的蒲津关,又名西关城。

    西关城紧紧靠着黄河西岸。南北两面城墙甚至已经修到了黄河河滩上。虽名曰城,却并不是住人的,而是一座要塞。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保护城中的蒲津渡。也就是黄河上最重要的一座浮桥——蒲津桥。

    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有一座蒲津桥,作为沟通秦晋的交通要冲。现在的蒲津桥则是在开元十三年,大唐国力鼎盛时期新造的,浮桥的竹缆全部更换为铁索,并在两岸桥头各设了四座重达30多吨的铁牛,作为浮桥的地锚。为了造这座浮桥,几乎用光了当年大唐全国产的生铁。

    浮桥长约三百余步,横跨黄河两岸。浮桥的另一头,就连着蒲州城。

    蒲州城里的王重荣接到朝邑求援的消息,长叹一声。这个老哥哥真能给我找麻烦。但没办法,又不能坐视不救。于是立即点齐五千骑兵,来救朝邑。

    出了西关城,王重荣一路小心谨慎,严格保持着各军之间的距离,绝不轻敌冒进。他也不是愣头青,不可能不防备敌人半路伏击。

    当一声砲响,赵东阳和丁会各带一千五百人从河中军的两翼忽然杀出时,王重荣还没有惊慌。这本在他意料之中。王重荣从容布阵,分兵抵挡两侧的攻击。

    但不一会,前方就出现了第三支敌军,人数在两千人以上,俱是重甲骑兵。高耸的幡旗上一个大大的“朱”字,让王重荣暗叫不好,看来朱温的主力没在朝邑,都在这等着他呢。但他仍然临危不惧。毕竟敌军的数量与己方相当,这一仗鹿死谁手亦未可知。

    但当他把主力骑兵派上战场,刚刚与正面的敌人接战时,忽然身后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王重荣这才慌了神。他终于还是漏算了一样。他怎么也没想到,除了同州军外,华阴的黄邺也会跑到这来凑热闹。

    王重荣看到黄邺的大旗,气得直骂:“两个狼狈为奸的东西,怎么又搞到一起去了!”

    这一仗,五千河中军尽没,王重荣仅以身免。就连西关城,都落入了朱温手中。王重荣刚渡过蒲津桥,就命人放了一把大火,将这座百年浮桥付之一炬。

    远在武功县的张寻,很快就得到了王重荣在蒲津关兵败的消息。他整个人呆坐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左右都问他怎么了,他却不知该如何说起。

    原来,张寻记忆中的历史上,这一仗明明是朱温打输了。但现在,结果却颠倒了过来。这说明什么?毫无疑问,是赵东阳起得作用。

    张寻终于无法淡定了。他当即修书一封,交给了白有庆。白有庆临行前,他叮嘱道:“这一次,无论如何要带回他的回信。”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