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移民全球 正文 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们的航路(五十)

作者:陈健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9-01-05 09:09:45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 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 朕能走到对岸吗 逍遥四公子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 寒门崛起:从最穷县太爷到富可敌国 三国:这个军师不一般! 大唐:高阳退婚,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对潜在合作者的陌生感,是荷兰人放弃努力的主要原因。

    直接向荷兰人寄信表达合作诚意的,是清廷在福建的主政者,两位在关外便已降清的汉八旗官员,靖南王耿继茂、闽浙总督李率泰。

    即使不考虑他们,已经成为鞑靼人一员的身份,仅仅是来自天朝北方的地缘背景,已使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取信于荷兰人了。

    此前在与我朝的交往过程中,西方诸国已经深刻感受到,相比那些身处帝国北方的官员。

    出身于东南沿海的本地官员,在处理对外合作的问题上,要务实灵活的多。

    从清廷角度,无论是与西洋诸国进行外交往来。

    还是以战争方式打击明郑,最好的办法都是启用熟悉东南沿海地缘环境的本土官员。

    20多年后,源出明郑的s琅,成为清军攻陷大员的主帅,就是最好的例证。

    以这次与荷兰人的合作来说,建奴最好的代表,其实应该是已经降清的郑z龙。

    毕竟早在荷兰人登陆大员之前,这位郑氏海上帝国的建立者。

    便凭借他的语言和组织天赋,与荷兰人建立良好关系了。

    除了彼此间的熟悉度以外,另一个让荷兰人,能够相信郑z龙的原因。

    是郑c功向荷兰人索取大员的理由,在于这是其父亲先一步开拓的土地。

    在郑c功看来,大员只是郑z龙暂借给荷兰人使用的。

    而荷兰人则认为,他们当日与郑z龙签订的合作条约中,并没有此类意思表达。

    假定郑芝龙代表清廷出面谈判,以承认荷兰对大员主权。

    为前提谋求合作的话,那么精于计算的荷兰人,是有很大可能相信对方合作诚意的。

    然而虽然天朝d南沿海地区,当时已几乎已经尽数清军所有,但以郑c功为核心的反抗力量,仍然活跃于d南沿海。

    此前的历次战争中,出现过多次战败投降清军,其后又复叛的案例。

    甚至连s琅这位最后的平t者,亦是两度反复。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和归附者之间,需要时间来建立互信关系。

    至于郑z龙本人,在1661年11月24日,清朝福j当局的信使出发后不久,便被失去耐心的清廷诛杀。

    而此时的荷兰人,甚至还在激烈讨论要不要寄希望于这一联盟。

    清廷在明郑与荷兰人开战半年之久,才向荷兰人发出建立联盟的信号。

    实际也证明了来自天朝d北地区的征服者,对与这些跨海而来的西洋人打交道,同样充满着疑虑。

    与其说郑z龙的死,是因为清廷没有意识到,他有可能在争取外援的问题上发挥作用。

    倒不如说对海洋感到陌生的满洲人,更希望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这种认知下,郑z龙的z治作用,就只剩下招降他那位忠于前朝的继承者了。

    一旦意识到,郑c功无法被说服的话,那么郑z龙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了。

    彼此间缺乏信任的基础,使得潜在的荷清联盟,刚刚有点征兆便胎死腹中。

    至此,荷属大员在战略上的失败,已是无可逆转了。

    在对抗明郑大军的过程中,荷兰人的表现其实并不算差。

    除了凭借火炮和城堡固守以外,荷兰人甚至还多次主动出城攻击,以争夺北线尾岛等战略要点。

    只是在对手的数量优势面前,这些军事行动无一例外的,都遭遇了重大失败。

    在整个相持过程中,情报工作显得即重要又不重要。

    说重要,是因为双方都想知道,对手是否比自己更先到达崩溃的边缘。

    说不重要,是因为在这个比较意志力的过程中,彼此都不缺乏对手阵营的俘虏和叛逃者。

    荷兰人的顽强抵抗,使得这场战争成为了一场跨年之战。

    不过对于以月亮运行周期来计算年份的国人来说,战争还是在当年结束了。

    1662年1月25日,农历腊月初七,最后的决战打响。这天距离天朝新年还有23天时间。

    显然,郑c功和他的部下们,非常希望能够在热兰遮城,迎来他们登陆大员的第一个新年。

    在这场最后的战斗中,海战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明郑水师的火炮,除了被用来监控荷兰船只以外,还被用来支援陆地战斗。

    看起来,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取决于明郑的炮弹,何时能够击垮热兰堡的城墙。

    一个事关军事地理的细节,在于决战胜负手,其实并不系于热兰遮城主城之上。

    一如长城并不仅仅是一道墙,而是一整套由城墙、墩堡、营城、卫所等军事设施。

    相互配合而成的防御体系一样,西方人在设计棱堡时,同样会有辅助设计。

    在主城周围布设一些小型堡垒互为依托,是一种常规手段。

    利用城堡间的交叉火力,对手将更加难以逼迫城墙之下。

    并不是所有棱堡,都会修筑附属堡垒,但如果主城左近有制高点。

    那么在此制高点上,修筑堡垒就是必须选项了。

    否则一旦为对手所利用,防御方将暴露在对手的视线甚至火力之下。

    为此我们会有无数战场上,看到双方投入巨大兵力,去争夺一个以数字为代号的高地。

    在关于制高点决定战场胜负的战例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后世,倭俄战争中的“203高地争夺战”。

    这个与狮子口(旅顺)市区和港口近在咫尺的高地,让身为进攻方的倭军,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包括指挥官n木希典两个儿子在内的上万倭军,在此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尽管这场战役在战术层面上争议颇多,但取胜后的战略成果却是极为显着的。

    倭军在203高地上建立的炮兵观察哨,让被封锁于旅顺港内的俄太平洋舰队,成为了倭军的靶子。

    一个月后,旅顺俄军被迫投降,整场战争乃至倭俄在天朝d北角逐的天平,开始倒向倭国。

    在热兰遮城的西南方向,同样存在一个制高点。

    为此荷兰人在上面修筑了一座堡垒,并以荷兰城市“乌特勒支”(utrecht)命名。

    1568年,西班牙统治下的荷兰诸省,纷纷爆发起义,荷兰d立战争拉开了序幕。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