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移民全球 正文 第五百五十章 我们的航路(六)

作者:陈健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9-01-05 09:08:58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逍遥四公子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 三国:这个军师不一般! 寒门崛起:从最穷县太爷到富可敌国 大唐:高阳退婚,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 朕能走到对岸吗 

    即使以人类日常所用到的最小时间单位“秒”来确定时区,那么地球可以划分为86400个时区。

    很显然,这样的细分并没有意义。

    因此在1879年,一位加l大工程师,提出了将地球每15度归为一个时区。

    共划分为24个时区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响应。

    时区的想法得到普遍认同后,接下来要处理的问题就是,将哪条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哪一条经线才应该被定位为,最具象征意义的0度线。

    最终在这场科学之争中,地缘z治之手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经由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位为0度经线,并因此被命名为“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遂分别定名为为东经和西经。

    而最不愿意看到英国成为世界中心的法国,则一直到1911年后,才不得不承认这个国际标准。

    在此之前法国人一直坚持,经由巴黎的“巴黎子午线”才是0度线。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0°线在地球另一端对应的180°经线,同时确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变更线的好处在于,正处在太平洋的中间,能够尽量避免日期变更,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试想一下,如果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概念确定之后。

    以主人公人设对科学的态度,是不可能不事先知晓这一误差的,这件事证明作者是一位严谨的小说家。

    如果当年法国人坚持的“巴黎子午线”,成为了本初子午线,同样不会改变国际日期变更线,从太平洋中间穿越的基本事实。

    事实上,纯粹以减少陆地分割的原则,来确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话。

    从白令海峡穿越的西经169度线,更适合当成国际日期变更线。

    当然,这条变更线在实际划分时,并非没有考虑到这点。

    受地理和地缘z治影响,后世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其实在很多处出现了位移。

    甚至出现了,太平洋岛国为了争夺世界上第一个迎来新年国家的头衔,而变更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情况。

    回到我们最初的风暴话题上来。

    对于实际未能完成整个环球探索之旅的麦哲伦来说,是没有机会思考日期变更问题的。

    作为整个航行的领导者,他应该没有像大多数船员那样,诅咒s帝将船队一次次置于危险境地。

    而更应该感谢s帝,让船队在整个横渡太平洋的过程中,没有遇到大的风暴。

    然而这一切背后,真的是因为麦哲伦向s帝虔c祷g了吗?当然不是。

    先来谈谈台风和飓风的名称问题。

    海边的人最熟悉的自然是“台风”了,如果要探讨这个名称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大员岛。

    事实也很可能如此,首先台风的英文名称typhoon,的确源自于汉语翻译。

    其次大员岛正是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开始被大规模开发,并为大陆及世界所认识的。

    因此周期性从东南方向袭来,影响大陆的风暴,被称之为“台风”是符合逻辑的。

    后世“台风”一名在气象学上,已经扩张为西北太平洋上,类似气象的统称了。

    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以及大西洋地区,此类气象的中文名称则为“飓风”,英文名hurricane。

    虽然气象学家们对于什么样的风力,能够被命名为台风飓风。

    包括如何为这些“气旋”分级、分类,还会有更细致甚至不同的看法。

    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知晓上述区别就已经足够了。

    麦哲伦之所以能够安然横渡太平洋,受益于他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点。

    后世人类仍然没有搞清,台飓风的生成过程。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其能量来源于海面生成的水汽。

    在温度较高、水汽充足的环境中,形成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高,发展和增强也较快,水汽不充足的洋面上则反之。

    为此,无论被打上什么标签,这些源自海洋的大风本质都为“热带气旋”。

    正因为跟温度、水气两大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能够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破坏力的热带气旋。

    被气象学家认为是台风、飓风级的,基本都发生在南北纬30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以我国沿海来说,其北限大体就是杭州湾的位置。

    这意味着台风抵达长三角平原,便已是强弩之末了。

    从频次上来看,南半球发生的热带气旋数量,要远少于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

    同时,南美洲左右的南大西洋、太平洋东南海区,更是几乎没有此类灾害性气象的产生。

    这意味着,麦哲伦不仅在太平洋水域的航行中,没有遇到恶劣气象的挑战。

    在沿南美大陆东岸南行的过程中,同样不会遭受风暴的袭击。

    然而中北美洲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一地区,是北大西洋的飓风肆虐的核心区。

    相比之下,东侧的欧州所受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在哥伦布及后来者的美洲之旅中,欧州人已经领略过这些飓风的影响了。

    因此,即使麦哲伦在大西洋的航行,同样风平浪静,也是没有可能,把这片海洋视为一片太平之海的。

    公元1520年11月28日,是麦哲伦和他的四条船离开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日子。

    为了给自己一个好兆头,麦哲伦将海峡最西端的岬角命名为“希望角”(cabodeseado)。

    如果从躲避风暴的角度来说,倒的确起了作用。

    然而要知道,地球上46%的水面都属于太平洋,整片海洋东西最宽处将近20000公里。

    在不知道终点在哪的情况下,穿越如此广袤的海面,风暴绝不是唯一的挑战。

    补给和心理上的压力,随时可能酿成另一次哗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快抵达下一片陆地。

    那么麦哲伦在太平洋中所期盼的第一块陆地,究竟在哪呢?

    以类型来说,岛屿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为位于大陆边缘,在某一个地质时期,原为大陆一部分的“大陆岛”。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